學好英文閱讀的秘訣:學生的成長指南
適合高中生與大學生的英文閱讀與摘要訓練
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會讀英文不等於「讀得懂」,更不等於「讀得深」。真正的英文閱讀能力,不只是把每個單字都看懂,而是能夠掌握整篇文章的重點、思路與觀點,甚至能夠寫出清楚有力的閱讀摘要。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:
-
為什麼要學會主動閱讀?
-
如何用正確方法訓練閱讀力?
-
最重要的──怎麼做一篇好摘要?
一、你為什麼要閱讀英文?
很多同學看英文文章的時候,只是想「完成任務」,比如寫完一篇心得、或準備考試,但其實閱讀的真正價值,不止於此!
閱讀的兩種主要目的:
✅ 為了獲得資訊而閱讀
像是:查資料、找數據、看新聞。這屬於比較基本的閱讀,通常不需要太多分析,只要抓重點就好。
✅ 為了提升理解力而閱讀
這是進階一點的閱讀方式。你會讀一些挑戰你思考力的文章,比如觀點不同的評論、科普文章、哲學或文學作品等。這時候你不只是「讀懂」,而是要去「理解」、「分析」、「評論」。
二、主動閱讀是關鍵:不要只是眼睛掃過去!
一篇文章從你眼前滑過,和真正被你「吸收」進頭腦裡,是兩回事。要真正學好英文閱讀,就要學會主動閱讀。
✅ 主動閱讀三步驟:
-
設定閱讀目標:你讀這篇文章是為了什麼?學知識、練英文、寫心得、準備報告?
-
邊讀邊思考與提問:作者想表達什麼?他有什麼觀點?我同意嗎?為什麼?
-
做筆記和標記重點:圈起關鍵字、畫出重要句子、寫下自己的疑問和想法。
🎯 比喻:閱讀像打棒球
作者丟出一個觀點(像投手丟球),你要準備接住(理解、分析),而不是讓球掉地上就算了!
三、怎麼做一份有深度的英文閱讀摘要?
很多學生會寫心得,但其實**摘要(summary)和心得(reflection)**是不一樣的。摘要更有結構,也更能訓練你的思考與表達能力。
📌 做閱讀摘要的三大要項:
-
紀錄文章內容:這篇文章講了什麼?
-
作者主要在談什麼主題?
-
他提出了哪些事實、例子或論點?
-
歸納重點與提出值得思考的問題:
-
哪幾點是文章的核心觀念?
-
有什麼觀點或爭論點?讓你想更深入了解?
-
有哪些地方你看不太懂?或者想挑戰?
-
總結自己的觀點與想法:
-
你同不同意作者的觀點?為什麼?
-
看完後有什麼感想?對你有什麼啟發?你學到了什麼?
四、提升英文閱讀力的實用方法
✅ 分級閱讀:挑戰比你程度高一點點的材料
別急著挑戰最難的報導或學術文章,從你「大致看得懂,但還需要努力」的文章開始,一步步升級。
✅ 目的導向閱讀策略
閱讀目的 |
適合的方法 |
找資料 |
扫描(scanning)、抓關鍵字、快速定位資訊 |
增進理解 |
分析作者的邏輯、論點、舉例與反駁 |
寫摘要/寫報告 |
歸納主題、擷取核心句、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評論 |
五、克服英文閱讀中的三大困難
1. 單字不懂?
2. 句子太長?
-
拆開結構,找出主詞、動詞、修飾語
-
多做長句分析練習(推薦仿寫法)
3. 文化背景不懂?
-
閱讀前先查一點背景知識
-
多參加英文讀書會或討論,聽聽別人的見解
六、打造你的英文閱讀練功計畫!
✅ 每天10~15分鐘的閱讀練習
✅ 閱讀 + 寫摘要 = 雙倍進步
-
每讀完一篇文章,寫下三段摘要:
-
文章內容(作者在講什麼?)
-
重點與問題(有什麼主張?讓你想更深入的地方?)
-
自己的想法(你怎麼看?學到了什麼?)
✅ 建立閱讀筆記本或電子閱讀紀錄
結語:閱讀不是被動接收,而是主動創造
真正厲害的閱讀,不是記得幾個單字,而是能把讀到的知識轉換成你的觀點、想法與表達力。當你願意花時間思考、寫下自己的摘要,你就在訓練一種全世界都需要的能力──英文思辨與表達力。
📖 下一步任務:
選一篇英文文章(CNN/BBC新聞、雜誌或 TED 演講稿),用今天學到的方法寫一篇三段式摘要試試看吧!(閱讀摘要筆記單)